top of page
22555067_2026874834255809_7917869348769231663_n.jpg

​Green Tourism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About

綠色旅遊在香港

​Green Tourism in Hong Kong

  推動綠色旅遊發展亦是藍圖的「重中之重」!


  隨住「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 LCW HAKKA LIFE」計劃開始和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鄉郊保育辦公室」,有不少具潛力的鄉村都準備來個「華麗轉身」!


  而最新的代表就有滘西村,滘西村位於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於村民支持和漁護署穿針引線下獲得獅子會資助將村內鄉公所改建成為遊客中心,向遊客展示地質特色同埋鄉村風貌。


  對於有更多鄉村「華麗轉身」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希望「華麗轉身」的同時要切忌「人有我有」。要突出每個地方的特點,為遊客提供不一樣既體驗。要不然將來到處都是一式一樣既遊客中心,相信大家都不想去到那都看到一樣的東西。這樣亦都違背了當初推展多元和創新保育的原意!

​29/10/2017

滘西村現貌
Green Tourism: Gallery
Green Tourism: Gallery

知易難行的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Easier said than done

  之前提到推動綠色旅遊發展是藍圖的「重中之重」,而政府亦選定了荔枝窩作為計劃的先頭步隊。但近日卻傳來壞消息!


  有報章報導有一間村屋業主退出復修作度假屋計劃,更有數十個原居民由海外返港反對計劃。反對的村民指出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計劃並未有進行諮詢,而且認為合作條件苛刻。亦有村民認為計劃會為村的治安和消防安全帶來負面影響。反對的村民表示正爭取全村公投,如結果以反對佔多的話便會去信城規會要求擱置計劃。若城規會未有回應,便不排除封村。而負責推動計劃的香港鄉郊基金指出理解部分村民對計劃的不信任,將繼續與村民溝通以釋除疑慮。

  從來發展綠色旅遊都不容易,因為除了更著重環境之外更要顧及眾多持份者的意見。而當地居民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持份者,因為缺乏當地居民的支持就甚麼都不能成事。希望各持份者能夠盡早達成共識,相信大家都不希望計劃觸礁。


6/11/2017

綠色旅遊的始祖

Ancestor of Green Tourism

  香港濕地公園可以說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綠色旅遊景點,前身為用於彌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時破壞了的自然生境及分隔新市鎮與米埔自然保育區而設立的生態緩衝區。本身並無打算作旅遊用途,但當時的漁農署及香港旅遊協會建議借開闢緩衝區之機遇發展為國際濕地公園。因而衍生了現在的香港濕地公園,成為香港第一個大型綠色旅遊項目。

  濕地公園自2006年開幕至今已經有11年時間,吸引力隨時間流逝亦隨之而下降。而且有不少設施都有損壞,相信未來濕地公園需要一個重整工作甚至擴建。由於濕地公園是人工塑造的自然生境,所以可以於規劃過程中加入相關配套以配合日後營運。濕地公園的發展模式可以說是於保育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但相信這種模式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雖然藍圖提出「發展綠色旅遊」,但種種跡象都顯示日後的綠色旅遊景點會是透過善用現有自然資源而成

其實自己亦想像過濕地公園既擴建,擴建既範圍就係濕地公園入口旁既天水圍第112區及第115區用地。但可笑既係兩幅地已經賣咗比發展商起樓,大家可以想像下係濕地公園兩邊有個住宅區係點既樣

​10/12/2017

Green Tourism: Gallery

華麗轉身

Small but beautiful

  之前曾經說過希望更多鄉村「華麗轉身」時要突出每個地方的特點,為遊客提供不一樣的體驗。看到這篇有關鴨洲「華麗轉身」的報導,就深感期待!


  鴨洲村民在漁護署協助下會在島上設立遊客中心,展示鴨洲歷史並由村民擔當導賞員為旅客講解鴨洲獨特地貌。因鴨洲面積細小,環島一周亦只需1小時左右。


  鴨洲面積雖細但具有獨特地貌及與別不同的漁民文化,當中的「嘆歌」就是香港碩果僅存。鴨洲能夠善用獨有優勢,一方面能夠保存碩果僅存的傳統;另一方面能夠做到人無我用。相信鴨洲的潛力不會被面積所局限!

​25/12/2017

60477fcc98e2b9b78ca9df90c08b25ad.jpg
Green Tourism: Gallery

​開幕啦!

It's open now!

  2018年綠色旅遊的第一步 - 鴨洲故事館已經開幕!大家想去鴨洲故事館參觀可能要等一等,因為現在去鴨洲只可以自己包船或在沙頭角禁區乘街渡。不過為了配合故事館的開幕,計劃最快於9月開辦來往馬料水至吉澳及鴨洲的街渡。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主管表示,下一步計劃於吉澳設故事館、荔枝窩設客家草藥館
 
  香港地質公園成立至今已經有7年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地質公園需每4年做一次評估,亦即是香港地質公園要在2019年接受評估。組織就地質公園評估包括8個範圍,當中包括遊客中心、地質旅遊及地區參與。2015年第一次做評估時就有指香港地質公園因為地區參與得分低而有機會被發「黃牌」,當時東平洲居民更反對地質公園續牌。
 
  事隔4年情況貌似大有改善,政府積極地為地質公園內的鄉村興建遊客中心,相信是為了在2019年的評估做好準備。透過於本來遊客唔會去的地方設立旅遊中心,可以說是多贏做法 - 增加到訪地質公園的人數同時可以分散熱門景點的負擔,又可以讓當地村民參與到地質公園的運作。而一但有遊客就可以藉此改善交通,這樣村民亦有所得益。
 
  隨著越嚟越多旅客中心落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做好各個中心之間的聯系。若果每個旅客中心都是千篇一律的話對旅客來說是無意思,所以應該各自利用地區特色。而部分鄉村面積較細,基本上遊客不會花一天時間停留。如果做好各鄉村之間的交通連接,就可以將不同鄉村串連起來做成一個更豐富的旅遊產品!


9/4/2018

20180408214608714.jpg
Green Tourism: Gallery
bottom of page